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筑梦路上》第四集《万里长征》解说词

《筑梦路上》第四集《万里长征》解说词

文案配音员:翰波
文化专题片 700 分享

【解说】这些年每到清明,韩京京夫妇总会一起前往闽西和湘桂之间,为父亲和湘江之战牺牲的先烈们扫墓。

 

【同期声:韩伟中将之子 韩京京】大爹爹,又快清明了,我们又来看你来了。

 

【解说】这尊陈树湘烈士的雕像,是他在2011年自费为陈树湘竖立的,同样的雕像还有一尊,韩京京把他安放在了遥远的东北,对他来说,湘江之战不只是父辈们一段悲壮的往事,而是应该让后人铭记的一种精神。陈树湘师长的名字,就是不朽的军魂。

 

1934年11月27日,长征途中担任前卫任务的红一军团抵达湘江界首渡口,这是蒋介石布下的第四道封锁线,他电令桂军白崇禧部湘军何键部在湘江正面阻击,中央军薛岳部周浑元部尾追侧击,企图将中央红军一举消灭在湘桂之间。兵贵神速,此刻,中央纵队的脚步却是万分沉重。生死关头,靠红一、三军团在两侧硬顶,红五军团在后卫硬堵,八、九军团在侧后护卫,中央纵队终于在12月1日中午渡过了湘江,在河东阻击敌人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是全军总后卫,等主力全部渡过湘江,他们却腹背受敌,兵临绝境。长征前,由福建省军区独立第八师和第九师合编而成的红第三十四师,六千余人,大部分为闽西子弟,经过三天四夜的激战,全军覆没,29岁的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毅然从伤口处扯断肠子,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一零零团团长韩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纵身跳崖,大难不死。几十年后,为我们留下唯一一段亲历红三十四师湘江之战的回忆。半个世纪后,籍贯湖北的韩伟将军,让儿子将他的骨灰安放在闽西,希望永远陪伴那些闽西子弟的英灵。

 

湘江一战,红军伤亡过半,从长征出发时的86000余人,骤减至3万多人,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博古万念俱灰,拿枪在自己头上比划,聂荣臻眼疾手快,一把夺下了手枪,而真正指挥湘江之战的是一个叫李德的奥地利人,他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是博古最为信赖的洋顾问。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徐占权 研究员】大搬家似的,坛坛罐罐都带上了,这样影响了部队的行进,特别是成建制地丢掉了红三十四师,这在建军 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解说】蒋介石也有一个洋顾问,此人是担任过德国国防部总司令的汉斯.冯.塞克特将军,一位不折不扣的军事家,他为一战后的德国保留了国防军的精锐,也为蒋介石制定了围剿红军的“铁桶计划”。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马骏 教授】李德提出御(敌)国门于之外,跟敌人打全面的御敌于国门之外,把敌人赶出,塞克特不是提出堡垒政策,他就跟对方打阵地战,敌强我弱,怎么能打阵地战呢。结果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所以长征我党最困难的时候开始了。

 

【解说】红军渡过湘江后,蒋介石预判红军将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通往湘西的路上,布下20万重兵,对红军张网以待。接下来的仗怎么打,红军向何处去,事关红军生死攸关的问题,摆在红军领导人的面前。那些留在苏区的战友们,此时已陷入敌军的重围,中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项英,几乎每隔一天就向中央发一封电报,请求留守的红军何去何从,始终没有得到中央的回复。往哪个方向走,中央也举棋不定。从宁都会议后,靠边站已经两年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找到三人团之一的周恩来,力陈红军应该放弃原定计划,改变战略方向,立即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一定不能再往北走了,在担架上与毛泽东一起行军的张闻天、王稼祥也支持毛泽东 的主张,可是,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和李德仍然坚持原定计划,不肯改变。

 

【同期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李向前 研究员 】过湘江以后,有一个重大争论就是往哪走,是往西边走还是往北边走,这时候开了政治局会,吵得非常厉害。

 

【解说】两年来,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有了发言权,但博古、李德仍然坚持到湘西去,通道会议并没有实现战略方向的转变,同样的争论,又发生在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上,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进军贵州的主张,张闻天和王稼祥认识到,只有让毛泽东出山,才能挽救危局。

 

遵义,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自古就是川渝交通要道上的一处重镇,也是红军当年在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所经过的最大一座城市。1935年1月7日,红军 进占遵义,把十几万“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赢得十几天的休息时间。在这座老城里,很多战士第一次见到了电灯,他们还看了女战士的演出,朱德甚至 还参加了一场篮球比赛,红军官兵享受着战斗间隙难得的惬意,而在中央领导层,一次事关中国革命尤其是长征成败的会议也在秘密地进行。遵义会议的焦点,是检讨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经验教训,与会者进行了激烈地交锋。会议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把失败归为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势力的强大等原因,不承认他和李德犯了严重错误。周恩来的副报告,则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张闻天则作了系统批判博古、李德“左”倾军事错误的反报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作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判。王稼祥发言对毛泽东表示支持。

 

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停止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仍有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按惯例,会议决定须共产国际批准才能算数,遵义会议召开时,党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获,中共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参与下,独立自主地撤换了共产国际指定的负责人和代表共产国际的军事指挥者。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葛东升 中将 原副院长】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解说】因为遵义会议是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举行的,当时没有留下原始记录,遵义会议召开的细节,长期不为人们所知。1982年,中央档案馆在曾经由苏共中央保管的历史文献中发现了一份特殊的手稿,部分解开了这个谜团。

 

【同期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朱佳木 曾任陈云秘书】1982年的年初,中央档案馆送过来一份历史的档案,内容主要是关于遵义会议召开的目的,作出的决议,以及关于中央人事变动的决定,但遗憾的是,这份档案没有开头,也没有落款,没有标明时间和作者,参加过遵义会议的老同志们,拿去看过,都说不清楚是谁写的。

 

【同期声: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元 陈云之子】我父亲看到以后,他是从笔迹和他的文风两方面,立刻就认出来这是当年他写的稿。

 

【解说】根据这份手稿和当事者回忆,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柏章辉公馆召开,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一向谦逊稳重的朱德,在批评李德、博古时,甚至甩出了这样的重话,如果继续这样的领导,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了。根据遵义会议后的分工,毛泽东成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会后的第一仗,就是毛泽东提议的土城战斗,由于情报有误,土城的敌人比预想的多,红军没有打赢,这一仗 让刚刚出山的毛泽东,遭遇了一次信任危机。土城之战一个半月后,红军重占遵义,当时,红一军团领导人提出攻打打鼓新场的建议,代替博古主持中央工作的张闻天,立即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集体讨论,这一次,毛泽东遭遇了更大的信任危机。

 

【同期声:中央电视台 特邀军事评论员 李克峰】毛主席准确地判断出打鼓新场是个陷阱,是因为在这之前,他拿着大量的材料,进行了反复的研读比对,开完会以后,虽然否定了他,但是不久以后收到的新情报,印证了毛主席的判断。

 

【解说】几十年后,周恩来回忆打鼓新场风波时说,遵义会议开了以后,要继续前进,这个时候争论又起来了,打仗如何打法也引起了争论,只毛主席一个人说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损失了更不应该,我们应该在运动战中去消灭敌人嘛。事后的情报证明,毛泽东的主张是正确的,蒋介石已经下令中央军向打鼓新场压了过来,这一仗 显然不能打。毛泽东灵活机动指挥红军,三渡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随后出其不意地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美丽的川西山高路险,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沿途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的故事,已经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就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择路北上的时候,红军四方面军也在张国焘、徐向前等人的率领下,于1935年三、四月间,渡过嘉陵江、涪江、岷江到达理番、懋功一带,为了配合中央红军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动了强渡嘉陵江战役,取得重大胜利。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到达四川懋功,与前来迎接中央红军的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胜利会师。两大主力会师后,中共中央随即召开会议,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创造川陕苏区根据地,红一、四方面军缩编为左右两路军,右路军由毛泽东率领,左路军由张国焘率领,但张国焘对中央的决定阳奉阴违,企图危害和分裂中央,为避免红军分裂,右路军先行北上。

 

达拉河边的高吉村,是一个藏族村落,1935年9月12日,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因为翻译有误,将高吉记成俄界,于是这次会议就被称为俄界会议。俄界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错误,由毛泽东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第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五人团,负责支队的军事行动。翌日,中央红军由俄界地区继续北上,在攻陷天险腊子口翻越终年积雪的岷山后,于18日乘胜进占甘南的哈达铺,召开了哈达铺会议,在这里,中央领导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陕北红军的确切消息,毛泽东兴奋地对大家说,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的十几块根据地一一失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在西北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到1935年上半年,陕甘根据地已经扩大到二十多个县,包括六座县城,形成人口九十万,面积三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陕甘根据地已经遥遥在望,毛泽东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填词讴歌英勇的红军将士。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6年7月2日,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和来自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会合,红二、六军团加上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在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支持下,红二、四方面军终于共同北上。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至此,三大红军主力,完成了悲壮的万里长征。

 

【同期声:江西省军区原政委 曾任红五军团第四十五团政委 张力雄 少将 103岁】江西出发到陕北,二万五千里。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 张文 红四方面军老战士 97岁】名字叫榆家坪,从榆家坪开始走。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基地原顾问 萧林达 红二方面军老战士 94岁】从湖南常德澧县,经过我们的新化、大庸、龙山就一直走。

 

【同期声:江西省军区原政委 曾任红五军团第四十五团政委 张力雄 少将 103岁】长征苦不苦呀,苦得很,雪山,草地,水地里面睡觉。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基地原顾问 萧林达 红二方面军老战士 94岁】能够活着就觉得不错。

 

【同期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 张文 红四方面军老战士 97岁】二万五千里长征啊,我们是用两条腿走过来的。

 

【同期声:(注:视频上面只有声音,没有注明谁唱的,但从背景照片看,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基地原顾问 萧林达)】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指挥员多英勇,没有人来压迫你。

 

【解说】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后,迅速发起直罗镇 战役,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陕甘高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再生之地。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作报告时,对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说陕北这地方不好,地瘠民贫,但是,我说,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 点,一个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